永嘉楠溪江-中國山水詩的搖籃
視頻:楠溪江旅游宣傳片
楠溪江古名甌水,干流總長約140公里,主要位于浙江省溫州市永嘉縣境內,東側以北雁蕩山脈為界,西側是括蒼山脈,三面環山。楠溪江源頭及中上游兩岸,有多姿多彩、千奇百怪的瀑布50多處,兩岸有3萬畝灘林。楠溪江貫穿永嘉南北,流域集雨面積2429平方公里,溪流自北往南,末處注入甌江,流歸東海。
楠溪江最大的特點是水清、瀑多、巖奇,一派迷離柔美的自然風光。
1600多年前東晉時期的大詩人-永嘉太守謝靈運遇見楠溪江,當他為楠溪江寫下第一批詩,中國山水詩從此開宗立派。繼謝靈運之后,王羲之、孟浩然、蘇東坡等歷代文人墨客亦步亦趨,創作了大量以楠溪江為題材的山水詩,使楠溪江成為了中國山水詩的搖籃。
楠溪江風景區是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國家4A級旅游區、世界地質公園。楠溪江和雁蕩山這兩個國家級風景名勝區之間有石桅巖至雁湖的旅游專用公路。
楠溪江風景區總面積671平方公里,分為大楠溪 、石桅巖、大若巖、太平巖、巖坦溪、四海山、源頭七大景區,共有八百多個景點沿江分布。
楠溪江風景區主要景點有:龍河古渡,百丈瀑,石門臺,芙蓉三崖,藤溪潭瀑,十二峰,陶公洞,永嘉書院,崖下庫,石桅巖,蒼坡村,芙蓉古村,獅子巖,太平巖、麗水古街等。?
楠溪江巖頭中心景區
巖頭中心景區(亦稱楠溪江及沿江農村文化或大楠溪景區),主要景觀在永嘉縣巖頭鎮境內,并包括沙頭鎮和渠口鄉境內的沿江灘林、奇峰、古村等。大楠溪渡頭流至太平巖長約39公里的溪流水域,彎曲多姿,灘潭相濟,及兩岸的灘林、寬闊的沙灘,還有其流域規劃奇特的古村落古建筑群。
楠溪江大若巖景區
大若巖景區位于永嘉縣小楠溪流域的大若巖鎮轄區內,主要景點有:天下第十二洞天福地陶公洞、十二峰、六螺山、九漈石門臺瀑布群、永嘉書院金珠瀑、崖下庫峭壁飛瀑、百丈瀑、藤溪瀑布群、中心坑峽谷飛瀑、大若巖、芙蓉山崖。
楠溪江石桅巖景區
石桅巖景區,在永嘉縣鶴盛鄉下岙村北約500米處的峽谷中,三面環溪成峽。其景觀具有雄、奇、險、秀、幽、奧等特點。主要景點有石桅巖、小三峽、水仙洞、麒麟峰、水響巖、菠蘿巖等。
楠溪江四海山景區
四海山系括蒼山余脈、雁蕩山支脈,自東北向西南延伸,地處永嘉縣北部山區,是楠溪江風景區面積最大、地勢最高的景區,海拔大部分在500米至1000米之間,海拔1000米以上的高峰有四海尖、天高尖、金崗尖等10余座,海拔最高在上潘大尖,達1196.7米。盛夏無暑是四海山森林公園的魅力所在,獨特的山中小氣候,即使在盛夏的中午氣溫也不過30度,尤其登上1097.7米高海拔的四海尖,碧山聳翠,崗巒起伏,是避暑的絕勝之地。
楠溪江古村落群
楠溪江的古村落是中國四大民居之一,共有大大小小200余座古村落,被譽為中國鄉土文化的史書庫。其中最著名的當屬巖頭、蒼坡、芙蓉、蓬溪四個宋村。這些村落至今仍保持著比較完整的歷史風貌和許多傳統文化遺跡。在這里,不但可以了解到中國古代社會耕讀文化、宗族文化演變情況,而且可以感受到村寨建筑藝術的動人魅力,具有很高的研究價值和欣賞價值。